欢迎光临04447排行网-排行榜、排名、四大、十大

关于我们 新闻 世界之最

安徽省会南京是什么梗(为什么说安徽省会南京)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安徽省南京市或者江苏省合肥市,那么结果一定会让人大吃一惊,尤其是安徽省南京市相关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徽京”之名可以说坐得相当硬实,相比于偶尔出现的安徽省南京市这种文字描述上的失误,南京对安徽皖东和皖南城市的影响更有说服力。

南京都市圈城市中安徽城市有4个,占了一半之多。

历史上南京确实做过安徽的省会,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对应天府、凤阳府、苏州府等、淮安府、扬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安庆府、池州府、滁州、徐州等14个府一级行政单位进行直接管辖。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地区成为南直隶。和以北平为中心的京师地区南北呼应,京师地区也就是北直隶,北直隶包含了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区。这就是明朝两京十三省政治区划格局中的两京,也是明朝真正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区域。

两京十三省是明朝核心疆域,也是控制力最强的区域。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仅仅一年清军就长驱直入攻占了南京。作为南直隶的省城,南明弘光政权的国都,留守南京的赵之龙、钱谦益等明朝地方大员不战而降。同一年清廷宣布取消南京的陪都地位,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而北直隶依然是直隶地位,但是已经没有北字这个前缀。虽然南直隶的地位已经取消,南京也不再是国都,但是南京依然是江南省的巡抚衙门的治所所在,政治地位极为重要。

当年的凤阳府的管辖范围覆盖现在的安徽北部,凸显了凤阳在明朝特殊的地位。

公元1661年即清顺治18年,江南省被一分为二,清廷的理由是江南省地域广大、政务繁重。但事实上清廷刚刚初定天下,江南省赋税、人才都是全国之冠。对于这样的财税重地,清廷是不可能放心的。在这里插一句,1661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逼入缅甸,同年8月缅甸发动咒水之难,永历皇帝的亲兵全军覆没。1662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于云南昆明,此时南明最后的支柱李定国残部已经被逼到了西南边陲,根据史料记载李定国去世前所拥有的明军兵力已经不足2000人,南明已经走到了最后时刻。

郑成功发动的南京之战在江南省获得了不少支持。

1657年到1659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虽然到南京城下时郑成功大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未能攻下南京。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相当多的支持,例如苏松(现在的上海)提督马逢知态度暧昧,按兵不动不愿与明军作战。清朝镇江知府、操江巡抚(负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务,是两江总督的前身。)等官员纷纷投降郑成功。鉴于西南永历政权即将日落西山,江南省地位太过重要,为了压制东部地区的抗清势力,清廷做出了分割江南省的决定。

江南贡院为明清两朝贡献了巨量的人才。

自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之后江南地区就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赋税重地,经过南宋一百多年的重点开发之后江淮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地位就更加显赫。到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延续前朝数百年的开发可谓更上一层楼,据统计明朝万历年间的税粮总额占全国比例达到了20%以上,到了清朝占比更是达到了30%以上。至于人才方面就更是了得,江南地区有“天下英才、半出江南”的美誉。江南地区对于清朝财政过于重要,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个富庶的地区,防止其他势力借重该地区冠绝天下的钱粮反抗朝廷,清廷做出了拆分江南省的决定。

江南自古繁华

1661年清廷将江南省分为江南左布政使司和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就是安徽的前身,江南右布政使司则是江苏的前身。1667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更名为安徽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成立后衙门驻地依然在江宁即今天的南京,而江南右布政使司衙门驻地则在苏州。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左布政使司成立之后淮安、扬州等地归其管辖,不过短短几年后的1666年淮安、扬州等地就回到了江南右布政使司管辖。

扬州在江南左布政使司更名安徽布政使司之前就撒丫子跑到了江南右布政使司那里。

1667年安徽布政使司成立标志着安徽省正式以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安徽之名来源于安庆和徽州。没错!1667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更名为安徽布政使司之后,安徽省会就被定到了安庆。在清朝初期的安庆已经是安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但是和富裕了几百年的南京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1667年江南右布政使司更名为江苏布政使司后已经将治所迁往苏州,而安徽布政使司的治所衙门就继续留在了南京。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25年即1760年,也许是乾隆皇帝实在看不下去安徽这么死皮赖脸地赖在南京,于是强令安徽将省会迁往安庆。

乾隆时期,从皇帝到江苏官吏都在反复催促安徽把省会迁走。

就这样如果算上江南左布政使司,那么南京前后一共做了安徽99年的省会,接近100年。1760年安庆正儿八经地成为安徽省会后,一直相安无事到1853年。1853年太平军攻陷安庆,安徽布政使司治所迁往庐州也就是后来的合肥。但是庐州好日子也没有过多久,1858年太平军攻陷庐州,安徽布政使司只好迁往皖北。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安徽就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根据地。1861年9月清军收复安庆,1862年清军数万大军从安庆出发最终在1864年攻陷天京(南京),太平天国灭亡。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前安徽一直都是天京最重要的屏障,也是最重要、最稳定的财税、人员供给重地。

太平天国首都是南京,安徽是南京最重要的屏障,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缘分。

就在安徽布政使司迁往安庆之后开始自己的奋斗之路时,江苏布政使司也有着自己的风云际会。安徽省会迁走后南京并未并入江苏布政使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南京地位重要,将南京归到苏州之下管辖有些尴尬。于是乎清廷在1760年增设了江宁布政使司,淮安、徐州、扬州等地从江苏布政使司属下剥离到了江宁布政使司管辖。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军攻占了南京后江宁布政使司被裁撤与江苏布政使司合并。就这样南京作为江苏省会的历史开始了,苏州的使命结束了。

苏州做江苏省会的时间比南京久得多。

而安徽省会在安庆之后还是在发生变化,民国时期皖北城市蚌埠崛起。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蚌埠堪称民国时期安徽最重要的城市。1913年袁世凯夺取政权后倪嗣冲被任命为安徽督军,而倪嗣冲因为蚌埠极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地位,将督军公署设立在了蚌埠。后期更是将全省行政机关都迁往蚌埠,于是乎在那个时代安徽流行一句话“安庆有名无实,蚌埠有实无名”。尽管后来省政府等机关又重新回到了安庆,但是续任的安徽省主席还是在蚌埠办公。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日军侵占蚌埠,汪伪政权成立后安徽省会被设立在蚌埠。

民国时期的蚌埠极其辉煌,辉煌程度一度超越安徽所有的城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就设立在了合肥。到202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已经70年了,说到这里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南京成为安徽省会前后共有99年(算上江南左布政使司时期),而安庆则有一百多年,合肥现在则是70年,哪怕算上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短暂几年也就七十多年而已。安庆对安徽的影响已经从名称上显现了出来,安徽的安字就来自安庆。而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的时间还不如南京,安庆做安徽省会时间虽然长,但是安庆已经落寞很难引起安徽人的共鸣。

曾经的“长江五虎”,现在谁还记得起安庆。

清末民国安徽省会变动极为频繁,说句不好听的安徽人都不记得自己的省会变化过几次。合肥前身庐州虽说是历史名城,但是毕竟底子太薄,在全国知名度不高。事实上直到现在合肥在全国的知名度都很一般,要不是近两年集全省之力让GDP突破万亿元,稍稍打出了一些知名度,不然的话安徽人出门在外都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的省会。

集全省之力打造的合肥已经有了新一线城市的潜质。

另一方面来说,自1667年江苏布政使司成立后省会一直在苏州,时间长达两百多年。某种程度上苏州给江苏留下的烙印也非常深,江苏的苏字就出自苏州。南京自民国初建到建国前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政治中心,但在经济上则被鸦片战争后崛起的上海所吸引。于是乎南京在江苏省的存在感始终处于被“削弱”的状态,如今的江苏省最富庶的地区公认是苏锡常,南京若不是凭借着省会的优势地位,可能GDP总量还不如无锡。

江苏全省整体经济实力的强悍让南京的光亮显得有些黯淡。

前程往事已如过往云烟,现在南京都市圈的打造已经如火如荼,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四座安徽城市加入其中。以地理位置来看,南京位于安徽和江苏两省最中间,与安徽接壤这样的地理位置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省会城市是这样的。这意味着南京要做得更大更强,向安徽扩展是不可避免的。早在1986年国家计委(即发改委前身)就提出了南京组建跨省经济圈的试点,这成为打造南京都市圈的起点。

如果江苏和安徽是一个省,那么南京的地理位置极佳。

虽说从历史到现实南京与安徽的联系都十分密切,南京对安徽的虹吸效应也非常明显,但是就当前来说合肥的存在感在快速提升。淮河雨不去搜罗具体的数据就说说自身的感受也能了解到合肥的崛起,至少在省内合肥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攀升。

南京对安徽的人口虹吸效应巨大。

淮河雨的老家与南京接壤,自小时候记事开始,南京就一直是绕不开的字眼。家乡的人们有个大事小情基本都是去南京,记得2013年前淮河雨每次坐客车去南京,在汽车站根本不需要查看车票上标注的前往南京的客车是几号口上车。因为队列排得最长的一定是去南京的,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此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情况变了。由于老家也有火车站,因此淮河雨大部分情况下的出行都是选择火车,坐客车的经历也就是停止了几年。直到2018年老家的火车站维修更新,淮河雨重新开始坐汽车出行,到了汽车站依然有一个队列是最长的。但那却是去合肥的,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意外。没想到随后每次从老家汽车站出发前往南京都会发现去往合肥的那个队列永远排得最长,直到这个时候淮河雨才意识到合肥的吸引力在大幅度提升。

合肥的崛起确实给安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项,也许有一天合肥会完全取代南京成为安徽人的定居首选。

另外一个感受是在合肥发展的熟人越来越多,至少在2013年前淮河雨身边的熟人基本没有去合肥的。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淮河雨的亲戚、同学、熟人越来越多的在合肥工作生活,在十几年前如果有人说在合肥上班,那一定会被贴上混得太差的标签。现在这种说法已经消失不见,去合肥发展和去南京一样具有吸引力,甚至更有吸引力。虽然“徽京”的口号很响亮,但是在法律层面上,南京是外省。事实证明南京在过去很多年对安徽的吸引力极大抛却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近的因素,经济落差大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合肥经济崛起之后,安徽人选择合肥作为未来发展的定居地是一个必然。

南京终究是外省,心理上很亲近,但是在如购房、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现实的限制。

结语:“徽京”确实是一个梗,有历史性的因素,也有现实性的因素。南京和安徽的关联极为密切,相信之后也依然会密切。不过随着合肥经济地位的提升,相信会削弱南京对安徽的虹吸作用,最后问一个问题,合肥发展如此迅速是否可能超越南京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Top